春寒料峭,蕭索的景象仍未褪去,然而當記者走進四平市六之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看到的是一片生機盎然。草莓沐浴著陽光恣意生長,一朵朵小花在熊蜂的幫助下完成從花到果實的蛻變,一顆顆草莓讓人垂涎欲滴。 六之維農業梨樹園區技術員劉野告訴記者:“我們今年在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的指導下在原有蜜蜂授粉的基礎上增加了熊蜂進行授粉。熊蜂比蜜蜂更耐寒,更勤勞。像今年春節時期的低溫天氣,普通蜜蜂需要到中午才能工作,而熊蜂身上有絨毛,不怕冷,早上六七點鐘就能工作,極大保證了草莓能按時授粉,也提高授粉的質量,授粉好的果兒更大,不畸形,這也提高了我們草莓的品質,增加了收入。” 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將設施農業熊蜂授粉技術應用于實踐,由于熊蜂具有耐低溫、耐光照、耐潮濕,趨光性較差等特點,將其投入到番茄、藍莓等茄果類植物生產中非常合適。值得注意的是,熊蜂授粉是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無污染的農業技術措施,相比人工授粉,熊蜂授粉果型周正、品質好、色澤均勻、商品性好,是真正生態、安全、綠色的產品。 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的支撐,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積極探索服務現代農業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我們從2023年起就開始著眼研究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對全縣的棚膜和林果業做了很多調研,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自然氣候多變和人為等諸多因素影響,自然界中的授粉昆蟲逐年減少,棚室授粉大多依賴人工,這就讓我們關注到了設施果菜綠色生產。”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鈺沖堅定地說,“我們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把科技帶到田間地頭,引領綠色發展,倡導生態農業,打造生態品牌,讓農民增收助力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還會大面積推廣熊蜂授粉,讓更多的種植戶使用這一高效技術,為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初審:侯春強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